常住人口即将涨至全国第三:成都或真成为一线城市

2025-07-11
成都
206次浏览
成都 一线城市 常住人口 全国第三
近期,成都、全国各区最新的人口数据都出来了。
我惊奇地发现:成都竟悄悄来了一波人口大迁徙,不仅常住人口即将涨至全国第三,成都各区的人口流向也出现了重大变动。
今天,我们就来好好唠唠!
avatar

成都人口,都要全国第三了?

根据最新公报数据,2024年年末,重庆、上海、北京常住人口分别为3190.47万、2480.26万和2183.2万。
成都以2147.4万常住人口紧咬北京(2183.2万),冲击全国人口第三城(仅差35.8万)
 
 
更令人瞩目的是,在全国4座“2000万人口城市”中,唯有成都保持正增长(年增7.1万人),而北京、上海、重庆人口集体“缩水”。
若此趋势延续,成都或将首次打破“北上渝”铁三角格局,改写中国超大城市人口排名。
过去十年,成都堪称中国人口增长的“现象级”城市。
较2014年(14年成都市常住人口1619.8万人),2024年底成都竟然猛涨了约527.6万人,年均人口增量高达约53万人相当于再造一个绵阳
 
 
猜猜看成都近5年,哪个中心城区流入人口最多?
答案是天府新区!5年,天府新区从无到有,已住进95.11万人。其次就是高新区,2020年它的常住人口为125.9万人,2024年末都涨至133.85万人了。
 
 
不愧是天府N街打工人,撑起高新人口一片天。
不过要说2024年,成都各区中谁常住人口最多?
不是主城五区,竟然是新都!2024年,新都住进来159.9万的成都人!
那主城五区中,目前谁常住人口最多喃?
成华区,其以141.94万人的常住人口数据,排在主城五区之首。锦江92.6万人、青羊97.81万人、武侯123.2万人、金牛129.27万人。
成都,凭什么来这么多人?
有人肯定疑惑:成都,凭什么吸引如此多人?

我总结了下,其发展到如今的根本是多核发展战略、产业能级爆发、强省会托底的结果。

先说发展战略,成都以前是“单核”作战,后改为“多核”使力,它的扩张堪称“教科书级操作”。

为建设天府国际机场,纳简阳,一个东部新区,搭建“成渝双城经济圈”,后开启成都都市圈,吸引眉山、德阳、资阳等成都周边人口,一条线下来人口红利可不就来了!

有了人,当然就要开始发展“产业”,不然怎么赚钱吃饭呢?

高新南大源的诞生,被誉为全国乃至世界奇迹般的产业成就。2020年高新金融城、软件园不断成型后,借助金融、互联网+时代,进入产业爆发期。

高新软件园,也成为成都打工人聚集地,天府N街不断扩张,新川、天府公园东西、麓湖……后续的它更是带动天府新区的人口流入。

而高新西则引入富士康、京东方、英特尔、华为为代表的龙头企业,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聚集,形成“人随产业走”的良性循环,让成都诞生了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。

 
 

现在回想下来,高新发展产业的脉络是如此清晰和强势,如果现在问:成都啥子最多?你肯定就有答案了!

更值得注意的是,成都正成为西部产业迁移的核心承接地种产西迁不仅是产能转移,更是人才、技术、资本的“打包入场”。

除了硬实力,软实力我们也不弱,全球IP就有2个:熊猫、哪吒!

成都拥有西南最密集的文创园区、游戏公司、影视基地,腾讯、网易等大厂在此设立西部总部;《王者荣耀》大多数研发团队扎根成都,每年贡献百亿产值;成都天府动漫城,被誉为二次元cosplay的天堂……

况且,别忘了成都可是“网红”城市,旅游收入可不低,再加上我们有凤凰山体育中心、东安湖两大全国性场馆,演唱会场次被直线拉满,今年不就看到了,连张学友都来了。

你不得不承认:成都,火起来了!被吸引来成都的人,多起来了!

成都房价处于全国中游
未来5年,房价涨幅要第一?
我小问了下Deepseek,未来五年中国哪三个城市,房价上涨最多?
它直接回答了以下三个城市:

1,成都。

2,杭州。

3,深圳。

虽然人工智能参考度有限,但也能从侧面证明成都楼市在新一线,乃至全国的影响力。

我知道说到这里会有人吐槽:成都好耍是好耍,但房价并不香

不不不!先别急着喷,实际上,我拉了下全国热门城市的房价,成都的房价在新一线城市房价排名中,仅处于中游,是杭州房价的46%,砍了一半以上。

根据最近的《全国20城最高地价排名》显示:2025年至今,杭州的最高地价已涨至8.8万/㎡,而成都是4.12万/㎡,较杭州仍有一定差距。
 
 

即使从纵向来看,数据也是这样:比如我们说成都房价高,那是新房的价格涨起来了。

成都主城新房你买不起,但现在还是有大把性价比较高的二手房还可以上岸,且周边的学校和地铁都很不错。

根据规划,成都2035年常住人口目标为2350万,需再增203万人。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,关键在于:

1、产业西迁红利

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,2024年四川落地330个重大项目,总投资2.15万亿。双机场(天府+双流)持续发力人工智能时代抢占生物医药、航空制造、低空经济等15个千亿产业集群。

2、经济圈政策的延续释放
积极拓展“成渝双城经济圈、成都都市经济圈”等,孵化更多经济发展区、产业园,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。
3、抓住房价窗口期
市场分化加剧,刚需涌入保障房、二手房;改善置换新房。红海的新房市场,价格还会攀升;而挂牌超27万的二手房,选择面加大,依然是买房市场。
总之,新一线的成都,未来人是不会少的,它还处于正流向的发展期。